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论文一览表 |
|
序号 |
二级部门 |
论文(作品)名 |
作者姓名(第一) |
发表刊物名 |
刊号 |
出版日期 |
摘要(中文) |
创新点描述(不超过50字) |
是否核心或三大检索 |
1 |
应用外语学院 |
日本英语教育政策新动态及启示 |
莫海文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1(11) |
ISSN 1006-4036 |
2021年11月20日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文部科学省通过宏观规划与微观措施相结合,和地方政府、学校合力推进英语教育。2020年,所有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英语成为小学的正式科目,英语学习呈现低龄化趋向。日本聘用大量的英语本族语者为语言助理教师,并不断修订教材,提升英语语言输入的质和量,同时注重本土语言文化的保护,促进了英语教育改革。 |
研究日本英语教育改革的问题对我国英语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教学改革、教材开发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
北大核心 |
2 |
应用外语学院 |
Book Review of Evaluating the Evaluator: A Novel Perspective on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
刘吉林 |
Perspectives:Studies i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
ISSN:0907-676x |
2021年3月20日 |
本文评述了一个理论框架,在评估翻译质量的基础上提供支持论证,勾勒了一个系统的框架,供译者和翻译评论家证实他们对翻译质量的决定和判断,并在出现负面批评的情况下,提出更有效的翻译解决方案。本文追溯了支撑翻译实践的决策过程,考虑到围绕某一特定翻译的不同因素,以告知最合适的翻译策略,如源文本和目标文本之间的时间和地理关系,客户要求的特殊条款,时间框架,资历,社会文化和政治问题。该框架认为,这些因素应该是译者在采用既定策略时所使用的任何论据的基础,反过来,对翻译质量的任何批评都必须符合相同的论辩结构。 |
本研究将应用于翻译考官的翻译报告的语料库,展示了这个框架如何作为一个工具来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翻译参与者(译者、评论家和学者)的需求。也对从事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学者提供研究视角。 |
三大检索(SSCI) |
3 |
应用外语学院 |
Design of an Automatic System of Oral English Based on Multi-Modality |
李林鸿(独撰) |
Journal of Physics:ConferenceSeries |
ISSN:1742-6588 |
2021年12月 |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design of an automatic system of spoken English based on multi-modality. This article gives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the various modules of the multi-modal English spoken automatic system, such as user login, speech recognition, word and sentence learning and pronunciation correction, and English spoken test. At the same time,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each module is explained. This article tests the accuracy and real-tim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s OE speech recognition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to verify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It can be seen that even if affected by outdoor noise, the recognition rate of the outdoor environment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laboratory, but the recognition rate in the noisy environment this time can still reach over 93.5%, and the system can meet the needs of real applications. |
在英语口语教学方面提出了基于多模态理论的OE学习辅助法,研究基于多模态的英语口语自动系统的设计。本文详细介绍了多模态英语口语自动系统的各个模块,如用户登录、语音识别、单词和句子学习与发音纠正以及英语口语测试。同时,对各个模块的实现过程进行了说明。 |
三大检索 |
4 |
应用外语学院 |
扩招背景下广东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
姚国玉 |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
ISSN:1009-8534,CN:34-1227/C |
2021/8/1 |
高职扩招带来高职教育的重大改变,一是数量上的改变,二是生源结构上的改变,扩招生源由在校学生,扩大到新型职业农民、退役军人、企业在职员工(含农民工)等。文章以广东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为例,提出扩招背景下该专业的教学改革措施,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充分考虑新招生源的水平和需求;二是需要提供多元化的课程选择,包括职业类课程,行业英语类课程,通识类课程等。 |
|
否 |
5 |
应用外语学院 |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我国语言服务产业体系构建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
姚国玉 |
对外经贸 |
ISSN:2095-3283,CN:23-1578/F |
2021/4/1 |
"语言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中"五通"的关键,在此大战略背景下,语言服务产业必将迎来发展之机。立足"一带一路"背景,以广州市为例,调查分析我国语言服务产业,并由此提出广州语言服务产业的发展模式和体系构建框架,建议一是要对广州所能提供的语言服务内容进行分类,并建立对应的服务标准;二是要根据广州社会和经济实际,对语言服务需求进行划分,明确服务提供主体,建立差别化的供给模式。 |
|
否 |
6 |
应用外语学院 |
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探究 |
李林鸿(独撰) |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
ISSN 1673-2499 |
2021年4月 |
本文通过分析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的可行性以及其快速发展给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来探究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依托人工智能数据搜索、分析和挖掘技术,教师可实现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优化以及多维度动态的学习者档案建立,实行混合式教学和“线下大班授课+线上小班研讨”模式,实施智能评估考核方式,推动个性化、深度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教育的发展。 |
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方面提出了新观点;提出依托AI技术,为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新参考。 |
否 |
7 |
应用外语学院 |
Research on Community of Inquiry Model for Blended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Multiliteracy |
李林鸿(独撰)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
ISSN:2709-4278 |
2021年12月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reates new opportunities for blended teaching and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Internet+” era. The theory of multiliteracy pedagogy and the theory of community of inquiry model are combined by the author to explore a new model of English blended teaching and the factors that can affect the teaching model, with vision to improve current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personalized and in-depth blended teaching practice. |
在英语混合式教学方面提出把多元读写教学法和探究社区模型理论相结合,探讨影响英语混合式教学探究社区新模型的因素,期望改善当前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现状,为开展个性化和深度化的混合式教学提供参考。 |
否 |
8 |
应用外语学院 |
人工智能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
李林鸿(独撰) |
《太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ISSN 1673-0046 |
2021年3月 |
在互联网+教育发展进程中,以教育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教育实施范围不断拓展,为依托多层次英语教育体系的全民智能教育活动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文章从职业院校英语教育视角出发,概述了人工智能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内涵,探讨了人工智能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优势及表现,并对人工智能在英语学习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
在英语学习方面提出了新观点;提出人工智能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优势;能够为AI在英语学习中提供新参考。 |
否 |
9 |
应用外语学院 |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高职物流人才的外语能力培养策略 |
吴洋 |
《山海经.教育前沿》 |
ISSN 1002-6215 |
2021年7月 |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也对国际物流人才的外语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际物流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其外语听说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基础英语和物流英语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教学,巧用智慧教学,外语教师也应努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转化和融合。 |
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背景,针对物流从业人员和企业进行外语能力相关的需求调查和分析,提出提升方案,并通过教学实验验证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
否 |
10 |
应用外语学院 |
跨境电商背景下基于就业导向的粤港澳大湾区高职商英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许爱瑜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
ISSN 1671-5551 |
2021年10月1日 |
本文从跨境电商的发展及人才需求现状出发,以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下称广东建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探讨在粤港澳大湾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通过构建产教融合模式,培养和提升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跨境电商职业技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
探讨在粤港澳大湾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通过构建产教融合模式,培养和提升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跨境电商职业技能。 |
否 |
11 |
应用外语学院 |
英语通用语背景下高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改革 |
王硕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
ISSN 1674-5787 |
2021年4月 |
随着英语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英语已不再属于英语本族语人士的财富,而是以国际通用语的角色进行跨文化交际。在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时代背景下,笔者结合高职英语的教学现状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对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旨在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敏感度和宽容度。 |
在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时代背景下,笔者提出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框架,即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实践,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敏感度和宽容度,主动进行跨文化调适,力争成为一个跨文化人才。 |
否 |